安徽山水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,主营园林景观设计、园区厂区绿化养护、市政绿化工程!          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                 
            

微信扫码

  • 15375515265
安徽山水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

    园林绿化工程系统化制定流程和操作要点

    分享到:
    点击次数:12 更新时间:2025年06月06日17:28:12 打印此页 关闭

      制定合理的园林绿化工程养护计划需结合项目特性、植物生态需求及地域环境条件,遵循“阶段性管理、精细化操作、动态化调整”原则。以下是系统化的制定流程和操作要点:

      一、前期调研与基础分析

      1.项目资料研读

      核对施工图纸(如植物配置图、土壤改良方案)、招投标文件及施工合同,明确:

      养护期时长(通常1-3年,重点项目可延长至5年);

      质量验收标准(如成活率≥95%、草坪杂草率≤5%);

      特殊要求(如古树名木保护、反季节种植养护细则)。

      2.现场勘察评估

      植物现状:统计乔木/灌木/地被的种类、规格、数量,标注易死亡苗木(如移植大树)、珍稀品种(如古树)位置;

      环境条件:

      土壤:检测pH值、有机质含量、透气性(如黏土需增加排水层,砂土需保水改良);

      气候:分析当地四季温湿度、降水分布、主导风向(如沿海地区需加强防风措施);

      设施:检查灌溉系统、支撑结构、防寒设施的完整性。

      3.风险预判

      识别潜在问题:

      易发病虫害(如南方夏季高温高湿易爆发白粉病,北方春季需防蚜虫);

      极端天气影响(如台风季防倒伏、冬季防苗木冻害);

      人为干扰(如公园绿地需防游客踩踏草坪,道路绿化需防车辆碰撞苗木)。

      二、明确养护目标与阶段划分

      1.总体目标

      基础目标:确保植物成活率达标,无大面积病虫害,设施完好率≥95%;

      提升目标:促进植物健壮生长(如乔木年增粗≥1cm)、优化景观效果(如花期统一、造型植物线条流畅)、增强生态功能(如水土保持、空气净化)。

      三、分模块制定养护措施

      1.植物专项养护方案

      浇水与排水

      原则:“见干见湿”,根据土壤墒情(插入木棍观察湿度)和植物特性调整:

      乔木:定植后前3周每天浇水,之后每周1次,冬季前灌足防冻水;

      草坪:夏季早晚浇水,每次湿润土层10-15cm,雨季及时排水防烂根。

      工具:使用滴灌(节水)、喷灌(降温)或人工浇淋,盐碱地可搭配酸性水调节土壤pH值。

      ?施肥管理

      季节策略:

      春季:萌芽前施氮肥(如尿素),促进新梢生长;

      夏季:花灌木施磷钾肥(如磷酸二氢钾),增强抗逆性;

      秋季:乔木施有机肥(如腐熟羊粪),提高越冬能力;

      冬季:休眠期一般不施肥,特殊弱苗可根外追肥。

      禁忌:高温时段(35℃以上)、苗木根系受伤时禁止施肥,避免烧根。

      ?修剪与造型

      分类操作:

      乔木:保留中央领导干,疏除过密枝、病虫枝,行道树修剪高度≥3.5m(防车辆碰撞);

      花灌木:花期后及时剪残花,观叶灌木(如红叶石楠)生长期每月修剪1次保持色彩鲜艳;

      草坪:夏季留茬高度5-6cm(防日灼),秋季降至3-4cm(增强抗寒力),每年打孔透气1-2次。

      工具要求:修剪切口需平滑,直径≥3cm的伤口需涂抹愈伤膏,防止病菌侵入。

      ?病虫害防治

      三级防控体系:

      1.预防:定期清理落叶杂草(减少越冬虫卵),早春喷石硫合剂(3-5波美度)杀菌;

      2.监测:设置诱虫灯(每2公顷1盏)、粘虫板(每亩20-30块),每周记录害虫种类及数量;

      3.治理:

      物理防治:人工摘除虫茧、剪除病枝;

      生物防治:释放天敌(如瓢虫治蚜虫)、施用生物农药(如苏云金杆菌);

      化学防治:针对性用药(如蚜虫用吡虫啉,白粉病用三唑酮),交替用药避免抗药性。

      2.设施维护计划

      灌溉系统:每月检查喷头、管道,每年雨季前测试排水坡度,确保无堵塞、漏水;

      支撑与防护:新植大树支撑每季度紧固1次,越冬前检查防寒布完整性,春季及时拆除;

      园路与小品:每周巡查园路铺装松动情况,雨季前清理排水沟,防止积水损坏路基。

      3.特殊时期专项方案

      ?极端天气应对

      台风/暴雨:提前修剪过密枝条,加固支撑,雨后及时扶正倒伏苗木,根部培土消毒;

      高温干旱:搭建遮阴网(遮光率50%-70%),早晚对叶面喷水降温,重点保护新植苗木;

      严寒冬季:不耐寒植物根部堆土30cm,树干涂白(生石灰:硫磺:水=5:1:20),常绿树种包裹防寒布。

      ?节假日与重大活动保障

      提前1个月调整花卉花期(如用控光法促使国庆菊准时开放),修剪绿篱造型,清理死树枯枝,确保景观整洁美观。

      四、资源配置与进度安排

      1.人力规划

      按养护面积配备人员:

      常规绿地:每1000㎡配1名养护工人;

      复杂项目(如屋顶绿化、立体花坛):每500㎡配1名专业技工,另设技术负责人1名。

      培训计划:每月组织技术交底(如病虫害识别、修剪技巧),每年邀请专家现场指导2-3次。

      五、质量控制与动态调整

      1.过程监管机制

      三级检查:

      班组自查:每日记录浇水、修剪等工作完成情况;

      项目主管巡检:每周抽查5-10处点位,填写《养护质量检查表》;

      甲方/监理验收:每季度按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抽样检测(如成活率、土壤肥力)。

      问题整改:发现不合格项(如病虫害漏防),24小时内下达整改通知,限期3-7天完成,整改后复查闭环。

      2.数据化记录与分析

      使用Excel或专业软件(如园林养护管理系统)记录:

      植物生长数据(新梢长度、开花量);

      养护成本(人工、材料费用);

      天气影响(如连续降雨天数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)。

      每半年进行趋势分析,调整下阶段养护重点(如某区域连续两年发生叶斑病,次年提前喷药预防)。

      3.计划调整原则

      灵活性:根据实际养护效果(如苗木生长缓慢)或突发情况(如疫情导致人员短缺),可微调月度计划,但需提前3天报甲方备案;

      经济性:优先采用低成本高效措施(如用秸秆覆盖保墒代替频繁浇水),控制养护成本在预算范围内(通常占工程总造价的5%-10%)。

      六、案例:某城市公园养护计划要点

      项目概况:

      面积:5万㎡,含乔木2000株(银杏、香樟为主)、花灌木3000㎡(月季、杜鹃)、草坪2万㎡(混播草种);

      难点:土壤为黏重红壤,夏季多雨易积水,游客活动频繁导致草坪斑秃。

      针对性方案:

      1.土壤改良:每年春季对乔木根部打孔(深40cm),掺入腐殖土+珍珠岩(体积比3:1),提高透气性;

      2.草坪养护:

      设立警示标识,每周轮换开放区域避免过度踩踏;

      斑秃区用沙壤土+草种(比例5:1)补播,覆盖无纺布保湿,20天后成坪;

      3.花期调控:月季每茬花后重剪(留茬高度15-20cm),追施磷钾肥,确保“五一”“国庆”双次盛花。

      通过以上步骤制定的养护计划,需兼具科学性、实操性和可追溯性,既能满足规范要求,又能适应植物生长动态变化,最终实现“建管结合、长效保持”的园林绿化效果。

    上一条:园林景观设计收费标准 下一条: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受欢迎的原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