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安徽山水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,主营园林景观设计、园区厂区绿化养护、市政绿化工程! | 网站地图 | 联系我们 |
|
15375515265
安徽山水园林环境建设有限公司
判断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期是否达标,需从植物生长状态、养护管理措施、合同约定标准及验收规范等多维度综合评估。以下是具体判断依据和操作要点:
一、核心验收指标:植物生长状态
1.成活率与覆盖率
乔木/灌木:
普通区域成活率需≥95%,干旱、盐碱等困难区域≥90%(允许少量补植后达标)。
死亡苗木需在养护期内完成补植,且补植苗木生长状态与原苗木一致。
地被/草坪/花卉:
覆盖率≥98%,无明显裸露土地;花卉需完成至少1个完整生长周期(如从发芽到开花结果),草坪需成坪且无斑秃。
2.生长健康度
根系发育:
新植乔木可通过挖探坑检查(坑深30-50cm),根系需向四周舒展,无盘根、烂根,新根量占总根量≥30%。
枝叶表现:
叶片色泽正常(无发黄、焦枯、卷叶),大小均匀,无明显病虫害斑;
乔木年新梢生长量≥30cm(速生树种如杨树≥50cm,慢生树种如银杏≥15cm),花灌木分枝饱满,开花植物花期正常、花色鲜艳。
抗逆性:
经历极端气候(如高温、暴雨、严寒)后,植物无严重落叶、枯萎或倒伏;
寒冷地区乔木需安全越冬2个周期以上,无主干冻裂或枝条抽干现象。
3.景观协调性
植物布局符合设计图纸,无过密或过疏问题;
绿篱、造型植物修剪整齐,线条流畅(如圆球形灌木需圆润饱满,矩形绿篱需立面垂直、顶面平整);
草坪平整度达标,草种纯度≥95%,无恶性杂草(如香附子、狗牙根等)大面积侵入。
二、过程性检查:养护管理措施落实情况
1.养护记录完整性
需提供书面或电子记录,包括:
浇水、施肥日期及用量(如乔木每年施肥≥2次,地被每月浇水≥4次);
病虫害防治记录(打药时间、药剂名称、防治对象,如发现蚜虫需在3天内处理);
修剪、支撑、防寒等操作日志(如大树支撑需保持1.5年,冬季树干涂白高度≥1.2m)。
2.设施运行状态
灌溉系统(喷灌、滴灌)无堵塞、漏水,喷头射程和雾化效果达标;
支撑设施(三角架、麻绳等)无松动、腐朽,拆除后树干已稳定直立;
防寒设施(如草绳、保温布)在春季及时拆除,无残留影响植物生长。
3.问题处理时效性
对施工期间或养护期内发现的问题(如苗木歪斜、缺株、病虫害),需在合同约定时间内响应(如一般问题48小时内处理,紧急问题24小时内处理)。
三、规范与合同依据:验收标准
1.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
参考《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(CJJ82-2012):
明确不同植物类型的成活率、生长量等硬性指标(如胸径≥10cm的乔木,移植后第1年新梢生长量≥20cm);
要求养护期内土壤pH值、肥力等环境指标符合植物生长需求(如喜酸性植物土壤pH值需维持在5.5-6.5)。
地方标准补充:如《北京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》可能对耐寒植物越冬措施提出更严格要求。
2.合同约定条款
以招标文件和施工合同为准,常见附加要求包括:
分阶段验收:每满6个月或1年进行中期评估,重点检查阶段性生长目标(如第1年确保根系稳固,第2年要求开花效果);
量化指标:如草坪杂草率≤5%,乔灌木修剪切口愈合率≥90%;
景观效果承诺:如保证夏季开花植物占比≥30%,冬季保持常绿植物覆盖率≥60%。
四、验收流程与操作要点
1.资料审查
核对施工日志、养护记录、苗木检疫证明、土壤检测报告等文件,确认养护措施按计划执行。
案例:若合同约定“每年春季施有机肥1次”,需查验施肥凭证(如肥料采购发票、施用现场照片)。
2.现场实测
抽样检查:
乔木按总数量的5%-10%抽样(不少于10株),检查树干垂直度、新梢长度、病虫害情况;
草坪/地被按面积划分网格,每100㎡抽查1处,测量覆盖率和杂草率。
工具辅助:
用卷尺测量新梢长度、支撑高度;
用pH试纸或土壤检测仪检测土壤酸碱度;
用放大镜观察叶片背面是否残留虫卵或病害菌丝。
3.功能性测试
灌溉系统开启后,检查各区域出水是否均匀,30分钟内无积水;
对垂直绿化植物(如爬山虎),测试其攀爬附着能力,确保90%以上枝条已固定在墙面。
4.缺陷整改
若发现成活率不达标、修剪不规范等问题,需下达整改通知书,要求施工方在约定期限内(如15天)完成补植或调整,整改后重新验收。
五、特殊场景的验收要点
1.反季节种植项目
重点检查:
养护期是否延长至跨2个生长季(如夏季种植的苗木需养护至次年秋季);
越夏或越冬措施是否有效(如夏季遮阴网覆盖率≥70%,冬季根部培土厚度≥30cm)。
2.屋顶绿化/立体花坛
额外关注:
植物是否适应浅土层环境(根系深度≤20cm),无徒长或早衰现象;
排水系统是否通畅,无积水导致植物烂根;
立体花坛植物在整个花期内保持色彩鲜艳,无空穴或枯萎斑块。
3.生态修复工程
验收标准侧重:
乡土植物占比≥80%,外来物种无入侵风险;
植被群落结构稳定(如乔-灌-草三层结构齐全),具备防风固沙、水土保持等生态功能;
3年内无大规模群落退化或物种消亡。
六、验收结论与责任划分
合格判定:植物生长指标、养护措施、资料文件均符合规范及合同要求,签署《养护期验收合格报告》。
不合格处理:
因施工方养护不当导致的问题(如未及时浇水造成苗木干旱死亡),需无偿补植并延长养护期直至达标;
因甲方原因(如擅自变更灌溉系统)或不可抗力(如台风)导致的问题,双方协商责任分担及后续养护方案。
通过以上多维度检查,可系统评估养护期是否达标,确保园林绿化工程最终呈现稳定、美观且生态可持续的景观效果。